【幼教】十年美感之路:與孩子共築生活中的美學經驗
往往源於生活中最平凡的片刻。那是一個平凡的早晨,我與孩子們在操場運動。一個孩子忽然抬頭看向一棵老樹上的鳥,說:「那隻鳥在唱歌,好好聽喔!」我們靜下來,一起聆聽。沒多久,他又補了一句:「牠唱歌的時候,看起來很幸福耶!」這樣的片刻深深打動了我。這不是一堂事先準備好的美術課,也不是一場精心安排的表演活動,而是一段生活中自然而然發生的美感經驗。
往往源於生活中最平凡的片刻。那是一個平凡的早晨,我與孩子們在操場運動。一個孩子忽然抬頭看向一棵老樹上的鳥,說:「那隻鳥在唱歌,好好聽喔!」我們靜下來,一起聆聽。沒多久,他又補了一句:「牠唱歌的時候,看起來很幸福耶!」這樣的片刻深深打動了我。這不是一堂事先準備好的美術課,也不是一場精心安排的表演活動,而是一段生活中自然而然發生的美感經驗。
在勞工、公務員的人身保護領域,傳統焦點多集中於物理性與化學性危險源,如撞傷、嗆傷等。然而,隨著80年代服務業蓬勃發展,「人格侵害」問題逐漸浮現,例如來自他人的身體或言語暴力等精神層面的侵害行為數量激增。近期備受關注的「霸凌」現象,即屬此類精神侵害的範疇,但須注意其並非涵蓋所有精神不法侵害,而是作為上位概念下的次類型之一,與性騷擾等其他形式並列。
教師的權益與教育品質息息相關,目前私校教師普遍面臨不穩定的工作環境,單打獨鬥難以改變現狀,但當教師團結一致,便能形成更強大的集體力量,與校方進行有效對話與協商,也唯有透過團結合作爭取,才能確保教師們自身的基本勞動權益,讓教師能更專注於教學工作,提升教育品質。
近期,教育部公布「專科以上學校兼任教師聘任辦法」修正草案,欲將私立專科以上兼任教師鐘點費由「學校視財務狀況定之」改成「不得低於公立專科以上學校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數額」。有鑑於不少私立學校鐘點費超過30年都未加以調整,此次修正可望實質提高兼任教師待遇,但全教總同時也呼籲教育部切莫為德不卒,兼任教師鐘點費的差距僅為冰山一角,私校教師的各項勞動條件長期受到不公平對待,更應全面檢視並透過修法、加強私校監管等手段予以改善。
全球教師地位報告是每三年由國際教育組織EI與大學教授合作,調查並訪談所屬會員組織所得之跨國研究報告,目的在針對全球教師關切的議題進行分析,提出教師組織的專業觀點與建議,以提升整體的教師地位與教育品質。研究團隊在2024年對121個國家的教師會員組織進行訪談,是疫情後首次對教育系統與教師專業的全面調查分析,並於2025年世界教育日發表調研結果,訴求各國教育決策者應聆聽教師聲音、採納教師組織的專業建議,以達普及的優質公共教育。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象徵世界各國勞動者團結、彰顯勞動神聖價值的節日,長期以來,各界要求五一勞動節應為國定假日,徹底終結一國多制的五一放假亂象,但行政部門對此卻置若罔聞,遲遲無意修正《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行政院陳建仁前院長「應可考慮是否讓勞動節全國一致性放假」的宣示,迄今仍持續跳票中。
檢視台灣新生兒數自2016年起已連9年下降,113年又創新低,未來學齡人口數下滑是必然趨勢。少子化時代每位孩子成長都備受期待,應接受更全面的照顧,然,依目前教育部所訂「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下稱編制準則)規定國小每班人數29人、國中每班人數30人為原則;公立高中每班35人、私立高中每班45人、公、私立學校進修部每班40人為原則,我們以為班級學生人數是偏高,不利更精緻的學生教學與輔導,政府應把握少子化契機,全面降低各級學校班級學生人數,落實精緻化教學,提供學子更佳的學習照顧。
依據113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資料顯示,國內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身心障礙類學生共有13萬8,404人,安置於高級中等以下一般學校的有13萬4,054人(約96.86%),而其中安置在分散式資源班(以下簡稱資源班)的有7萬5,969人(約56.67%)。也就是說國內目前身心障礙學生約有96%以上都安置在一般學校,而其中又有超過半數以上都是在資源班當中接受特教服務,因此資源班學習環境的適切與否,顯著關係到國內半數以上身心障礙學生的就學權益。
國民義務教育向下延伸的話題(以下簡稱國教向下延伸),自107年以來就有諸多討論,113年在立法院也有許多立委提出這樣的建議,但除了獲得教育部再行評估的回應之後就再也沒有消息,不禁令許多關心教育的社會人士深感失望。
接續上一篇筆者論述關於教保工作的同工同酬,但近來隨著勞動意識概念的發展,同工同酬(Equal Pay for Equal Work)的論述慢慢延伸成為同值同酬(Equal Pay for Work of Equal Value)。
幼托整合之後,台灣幼兒教育人員的制度主要分為三種,教師、教保員與助理教保員。但在不論在整合之前或之後,教師與教保員的制度公平性就不斷被挑戰,特別是在公立幼兒園。其中最大的爭議點,是認為教師與教保員在幼教現場的工作都一樣,為什麼薪資待遇卻有所差別?也就是過去最容易被挑起的議題:「同工不同酬」,這個觀點認為幼教現場當中大家都同樣是在照顧幼兒,但為何教保員卻領著不一樣的薪水?認為這樣的職場條件並不友善。比較激進的立場甚至認為,「明明都一樣愛小孩,憑什麼教師的薪水就比較高?」
延長工作,一般稱加班,幾為台灣勞工生活日常。以年度總工時統計為準,台灣勞工為2008小時(2022年),如以當年度約2000工作日計算,每日10.04小時,意味著台灣勞工平均每日加班兩小時。加班為常態,準時下班顯為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