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如何參與工會?基層教師的工會深耕之路

你不是「繳費的局外人」
您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辦公室同事的熱情邀約下,或是基於「維護自身權益」的單純想法,您加入了教師工會。從此,每年一筆會費從帳戶中扣除,手機會定期收到電子報或LINE訊息。您知道自己是工會的一員,但似乎也僅止於此。看著工會發布的新聞稿、舉辦的記者會,總感覺那是另一個世界的事,自己與那些核心事務之間,隔著一段遙遠的距離。
工會的力量並非源自少數幾位核心幹部,而是來自於每一位會員的集體意志與共同參與。許多人誤以為「深耕」工會是少數人的專利,需要投入大量時間或具備特殊背景。事實上,從一位旁觀的會員到成為組織的核心推動者,存在著一條人人皆可實踐的路徑。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能引導每一位基層老師,根據自身的步調,從最簡單的關心開始,一步步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最終從觀察者成為貢獻者,甚至是影響組織方向的核心力量。
階段一:喚醒意識的「觀察者」—— 從被動接收到主動關心
這是參與的起點,重點在於降低參與的門檻,與工會建立最基本的連結感。這個階段不需要您投入大量時間或精力,只需要轉變一個心態:從被動接收資訊,轉為主動關心。
- 成為「認真的讀者」
工會定期寄送的電子報、社群媒體上的貼文,是了解組織動態最直接的窗口。下一次收到時,試著不只是掃過標題,而是花幾分鐘確實地閱讀內容。工會最近為了什麼議題在發聲?是年金改革、特休天數,還是校園安全?他們近期透過協商,為會員爭取到了哪些具體的權益改善?當您開始清楚地回答這些問題,您就不再只是一個名冊上的姓名,而是一位知情的會員。 - 參加「低投入」的活動
參與,可以從最沒有壓力的活動開始。如果您有機會出席會員大會,或即使只是出席、聆聽報告,都是感受組織民主氛圍、了解年度工作方向的第一步。此外,工會舉辦的各類專業成長研習、法律講座,甚至是單純的會員聯誼活動,都是很好的選擇。在這些場合,您可以認識來自不同學校的夥伴,聽聽他們的想法,並初步了解工會幹部的行事風格。
此階段的目標很簡單:從一個只記得繳費的成員,轉變為一個「知情」的會員。您會清楚知道工會的運作方向、主要成果,以及它與自身權益的關聯性。
階段二:踏出第一步的「參與者」—— 從吸收到回饋
當您對工會有了基本的認識後,便可以開始嘗試一些簡單的雙向互動,讓組織聽見您的聲音。這個階段的重點是「回饋」,您的意見是工會修正方向的重要依據。
- 給予你的意見回饋
當工會針對特定議題發放問卷調查時,請務必花時間填寫。無論是關於勞動條件的滿意度,還是對某項政策的看法,您的回饋都是工會向上反映民意時最堅實的數據基礎。此外,在工會的Facebook社團或官方LINE群組中,針對您認同的議題按讚、留言表達支持,或是分享貼文,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都能匯集成巨大的輿論能量。 - 成為校內的「資訊分享者」
您在學校辦公室裡,就是工會最寶貴的資訊節點。當您收到關於教師權益的重要資訊時,可以主動與身邊的同事分享、討論。例如,「你知道嗎?工會正在爭取ooooooo,這是連署書的連結。」透過您的分享,能讓更多沈默的會員被喚醒,也讓您自然而然地成為工會與基層教師之間的溝通者。 - 參與「短期專案」或「臨時性任務」
如果行有餘力,可以嘗試參與一些目標明確、時間有限的任務。例如,工會舉辦記者會時,需要有人到場聲援;推動法案連署時,需要有人協助發放文宣。這些任務通常不需要長時間投入,卻是親身體驗工會運作、建立參與信心的絕佳機會。
此階段的目標是:建立參與的信心,並在過程中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或認同的議題領域。您會發現,自己的參與是具有實質意義的。
階段三:貢獻專業的「貢獻者」—— 找到你的角色定位
在這個階段,您可以開始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專業或興趣,與工會的需求結合,從而創造更實質的貢獻。工會如同一個小型社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
- 加入「功能性委員會」或「議題小組」
大型工會底下通常設有不同的功能性組織,您可以依據專長選擇加入。例如:文筆流暢、關心教育論述的老師,可以考慮加入文宣組,協助撰寫新聞稿或專欄文章;個性熱心、善於溝通協調的老師,可以投入權益部門或活動組;而具備法律、財經、資訊等專業背景的老師,更是工會在推動相關政策時不可或缺的智囊。 - 擔任「學校代表」或「分會幹部」
這是從個人參與走向組織參與的關鍵一步。擔任學校的工會代表,意味著您將正式成為工會組織架構的一員,肩負起傳達學校基層心聲、凝聚校內共識,並將工會決策帶回校園討論的責任。 - 協助處理「個案」
在資深幹部的指導下,學習陪伴與協助同事處理在校園中遇到的勞資爭議或權益受損案件。這是工會最核心的服務之一,也是在實戰中快速學習勞動法規、協商技巧與行政救濟程序的最佳途徑。
此階段的目標是:從被動的參與者,轉變為主動的貢獻者。您的專業與投入,將成為工會運作中穩定而可靠的力量。
階段四:引領方向的「深耕者」—— 從執行到擘劃
當您在工會的參與已成為一種習慣,並累積了足夠的經驗與聲望,便有機會進入參與的最高層次,開始影響組織的長遠發展。
- 參選「理監事」或核心幹部
這代表您願意承擔更大的公共責任,投入工會的最高決策圈。作為理監事,您將參與決定組織的年度目標、預算分配與重大政策的走向,您的每一個決定,都將影響數千甚至數萬名會員的權益。 - 主導「政策倡議」或「組織發展計畫」
深耕者不僅是任務的執行者,更是議程的設定者。您可以基於對教育現場的深刻洞察,主動發起一份政策白皮書,或規劃一項新的會員服務方案(例如心理諮商、托育合作),甚至規劃工會的長期組織發展計畫,引領工會走向更專業、更強大的未來。 - 成為「傳承者」與「導師」
一位真正的深耕者,會致力於組織的永續。您將樂於分享自己的經驗,主動發掘並帶領新進的熱心會員,指導他們參與會務,培育更多優秀的工會幹部,確保這份為教師權益奮鬥的薪火得以傳承。
此階段的目標是:成為塑造工會文化、決定組織未來的核心力量。
工會的樣貌,由你我共同決定
從觀察者到深耕者,這是一條循序漸進的道路。並非每個人都必須走完全程,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心力與專長,自由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參與階段與投入程度。
參與工會,其意義遠不止於維護個人的薪資福利。也是一種公民實踐,是教師專業社群的集體展現。在這條路上,您會學到課本以外的法律、政治與社會知識,結識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
別再將自己視為局外人。工會的樣貌,正是由每一位會員的參與所共同決定的。現在,就從「認真讀完下一封工會電子報」這個微小的行動開始吧。您的每一次關心、每一次發聲、每一次參與,都是讓教師集體力量更強大、更不容忽視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