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追求SDG4的路上:世界教師高峰會

2025-10-07

全教會  外事部

        UNESCO與智利政府合辦之「世界教師高峰會」(the World Summit on Teachers,下稱峰會),2025年8/28-29在智利都聖地牙哥舉行。這是聯合國首次全聚焦在教師、召集各國教育部長、SDG執委共同參與的高層會議,峰會聚焦在三大目標:解決全球教師人力短缺問題、提升教師專業地位、教師參與決策。「UN教學專業高層小組建議書」與「UNESCO全球教師短缺與教學專業轉型報告」是峰會討論的基礎文件,EI將主導教師工會角度的論述,並納入峰會的正式總結報告。

政府必須增加公共教育投資在教師、提升教師地位、教師參與決策,以達SDG4目標

        2015年全球教育社群啟動S D G 4的工程,要在2030年「確保全面、公平及高品質教育,提倡終身學習」,其中4.c「大幅增加合格師資人數」點出教師人力短缺是達成普及優質初等教育的障礙,尤其是發展中、低度開發、與小島型開發中國家。現今教師短缺已經是全球性問題,英美歐等已開發國家也面臨同樣困境,使得聯合國秘書長在2023年召集各國教育高層代表,對話協商後正式提出建議書,成為解決教師短缺、提升教師地位的關鍵指引。

        事實上,2022年聯合國「教育轉型高峰會」(TES)即揭櫫教師是教育轉型的核心,政府必須增加投資教師、提升教師專業地位,有充足支持的教師方能實現公平包容的優質教育。2024年聯合國「全球教育會議」(Global Education Meeting)各國進一步承諾要增加教育投資、改善教育財務的效能。這一系列議程顯示聯合國不斷拉高層級,促成教育利益團體對話協商,共同解決教師短缺問題。

改善教育環境、支持教師轉型,方能逆轉教師短缺

        聯合國秘書長Guterres表示,要解決全球教師短缺、提升教師地位,兩個不可或缺的要件是:政治意願與跨國合作,因此強化各層級教育利益關係者的協商機制、讓教師參與相關決策,是峰會的重要目標。峰會文件「聖地亞哥共識宣言」(Santiagode Chile Consensus)的前言即肯定教師是達成優質公共教育的基石,並明列教師工會為必要的協商夥伴。文中指出教師短缺的主因是教職專業缺乏吸引力、加上現職教師的離職率越來越高,新興的全球性危機使得教師面臨轉型挑戰,包括校園暴力、極端氣候、科技變遷、區域衝突,各國政府若要解決教師短缺,必須採取的優先政策如下:

  • 規劃以教師全職涯為核心的專業發展系統(whole teacher professional lifecycle)
  • 確保教師及其工會有意義地參與決策(meaningful involvement in decision making)
  • 增加政府公共教育投資在教師(sustainable financing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 提升教師運用教育科技與AI的知能(future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 鼓勵聘僱多元文化或性別背景的教師(inclusion, equity and gender equality)

降低門檻、只增加供給量是去專業化的短線措施,反而有害教育品質

        法國教師工會提到,政府解決教師短缺多是用「去專業化」的手法,降低教師資格門檻、引進專業訓練不足的契約教師,反而增加教育人力的流動性,減損教育品質。巴西政府將初任教師培訓改為線上,忽略實體實習對教學專業養成的重要性,間接促使初任教師的低年資高離職率。

        瑞典教師工會STU曾進行調查,60%職涯初期即離職的教師,只要工作條件有所改善,且教師專業獲得尊重,教師便願意回任。台灣教師人力短缺已成教育危機,教育部著重提高「師培生的數量」,卻未正視教學現場的困境、提出改善職場環境的措施,諸如工作過量、校園濫訴問題,以至於無法吸引師培生實習後加入教職,更無法留住優秀的現職教師。全教總認為,要解決教師短缺問題,教育部應集中資源投入改善教師工作環境,全面檢討教師待遇,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與福利,以吸引和留住優秀教師;修法杜絕校園濫訴,以保障教師專業自主;降低班級人數與教學節數,以打造精緻教育;推動行政人員專職化,盡速補充學務與校安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