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了會費就沒事了?不,你才是工會力量的核心

很多老師加入工會時,心裡可能會有一個單純的想法:「太好了,以後有事就有人可以幫我了。」繳了會費,就像買了一份保險,從此可以安心。這個想法完全可以理解,也沒錯,工會的確是大家最堅實的後盾。但如果我們的想法只停在這裡,那就太可惜了,因為我們可能忽略了工會能發揮的真正力量,也低估了「自己」在工會裡扮演的關鍵角色。
工會的運作,並不像我們去超商買東西,付了錢,拿了商品,交易就結束了。它更像是一個社區的守望相助隊,或是我們一起合資成立的一間公司。每一個繳交會費的會員,都不是單純的「顧客」,而是這個組織的「主人」與「合夥人」。
權利與義務,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
我們加入工會,當然是為了享受應有的「權利」。這些權利包括:當我們遇到勞動爭議時,能有專業的幹部提供諮詢;當政府或校方有不合理的政策時,能有工會站出來替我們發聲;以及享受工會爭取來的各種集體福利,例如更好的聘約條件、更合理的授課時數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應得的。
但權利不是憑空掉下來的。工會之所以能為我們爭取權益,不是因為工會的理事長或幹部名片比較大張,而是因為他們背後站著成千上萬的會員。當工會代表去和教育局、校方談判時,對方看重的,是這份訴求代表了多少老師的共同心聲。
這就帶出了我們的「義務」。這裡說的義務,不是什麼沉重的負擔,而是一些簡單、卻相當重要的參與。正是這些微小的參與,匯集起來,才構成了工會真正的力量。如果一個工會只有少數幾位幹部在奔走,而絕大多數會員都只是默默繳費、等待成果,那這個工會的根基其實是相當脆弱的。資方或政府單位很容易看穿:「喔,這不過就是那幾個代表自己的意見罷了。」
所以,繳了會費,只是我們參與的開始。接下來,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行動,讓自己從一個被動的「權益消費者」,轉變為一個主動的「力量貢獻者」。
你可以做的五件小事,讓工會變得更強大
成為工會力量的核心,不需要你拋頭顱、灑熱血,也不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很多時候,只需要一些舉手之勞:
1. 成為資訊的節點:動動手指,轉發工會訊息
你一定常常收到工會寄來的Email、LINE訊息或社群貼文。這些訊息裡,可能包含了最新的教育政策分析、勞權新知,或是工會正在推動的活動。很多時候,你身邊的同事可能因為太忙而沒有注意到。
這時候,你只需要做一個簡單的動作:順手轉發。把重要的訊息轉發到你學校的教師群組,或分享給隔壁辦公室的同事。你這個小小的動作,就可能讓一位原本不清楚狀況的老師,了解到自己的權益;也可能讓一項重要的連署活動,多增加好幾個支持者。你就是工會訊息的「擴音器」,讓工會的聲音傳得更遠、更廣。
2. 為工會盡一份心力:思考個別問題與結構性之間的關係
當你在校園裡看到不合理、不公平的現象時——例如,學校的排課方式總讓某些老師負擔過重,或者某項行政要求增加了大家不必要的文書工作——請先在心裡問自己一個問題:「這件事,是只發生在我一個人身上,還是很多人都感同身受?」
如果只是你個人的困擾,或許可以先尋求工會提供的「個案諮詢」或「法律指南」,學習如何為自己發聲。但如果你發現,身邊好幾位同事也有一樣的怨言,甚至你聽說其他學校也有類似的狀況,那麼,這就不是個人問題了,而是一個「結構性問題」的警訊。
這時候,你的想法就變得至關重要。你提供給工會的,將不再是一件需要立即「處理」的個案,而是能與工會共同努力的組織議題。
3. 參與集體行動:讓數字說話
當工會發起問卷調查、網路連署,或是號召大家參與一場公聽會時,請盡可能地參與。你可能會覺得:「少我一個沒差吧?」但事實正好相反,就是「差你一個」。
一份有五千人填寫的問卷,它的份量遠遠超過只有五百人填寫的問卷。一項獲得上萬人連署的訴求,政府或民意代表就無法忽視。當我們需要展現集體意志時,「數字」就是最有力的武器。你花五分鐘填寫的問卷,或是按下連署的那個點擊,都是在為這把武器增加重量。
4. 參與民主決策:關心,甚至親身投入
工會是一個民主組織,它的走向,是由會員(或會員代表)共同決定的。請關 心工會的會員代表選舉,看看候選人是誰、他們關心什麼議題,然後投下你神聖的一票。
如果你有更多的熱情與想法,甚至可以考慮親自參選。不要覺得自己「不夠格」或「沒經驗」。工會需要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年資、不同科別的聲音,才能做出最全面的決策。你的參與,能確保工會的決策真正地「接地氣」,真正地代表基層老師們的心聲。
5. 理性溝通與建議:成為工會的智囊團
當你對工會的作法有不同意見時,請勇敢地提出來。一個健康的組織,不怕批評,只怕冷漠。你可以透過會員信箱、座談會等各種管道,提出你的觀察與有建設性的建議。
同時,我們也需要學習用理性的方式溝通。用「我覺得如果我們能從...角度切入,效果可能會更好」來取代「你們怎麼辦事這麼沒用」;用「我建議...」來取代情緒性的威脅。每一個會員,都可以是工會的智囊團,你的理性建議,能幫助工會修正方向,做得更好。
歸根結底,工會不是別人,工會就是「我們」。它的力量,不是來自少數幾位明星幹部的光環,而是來自每一位普通會員的點滴付出。
工會的強大,不是看幹部有多少人,而是看有多少會員願意站出來。
站出來,不一定是走上街頭,它可以是轉發一條訊息、填寫一份問卷、回報一個問題。當我們每一位會員都願意多做這「一小步」時,整個教師的勞動權益,就能向前邁進「一大步」。
所以,從今天起,讓我們不再只當一個繳費的會員。讓我們成為工會真正的核心力量,一起為自己、也為所有教育夥伴,打造一個更有尊嚴、更公平的勞動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