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幼教課程之反思與新趨勢再現

2022-06-13

    臺灣的幼教課程始於18年教育部頒布《幼稚園暫行課程標準》, 76年修訂公布《幼稚園課程標準》,到101年《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公布實施,自106年《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公布生效。歷經這三十幾年課程模式向來就沒有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反倒是像階段式的演變,又或者是像推翻前一主流的改朝換代,從單元到主題教學,到現在正夯的學習區教學,竟落入孰是孰非、孰優孰劣的圈套。


    標準的意思是衡量事物的準則,大綱則為重要綱領,以101年為劃分點,在這之前的課程有一定的方向與規範,課程依照健康、語文、常識、遊戲、工作、音樂六大領域實施;在這之後課程大綱帶領課程走向能力的培養,強調幼兒全人發展及所處文化環境價值體系兩大層面,到後來能力一詞修正為核心素養,掙脫了標準規範的框架。文字修正了,教學現場的氛圍也轉變了,理應是課程模式百家爭鳴的此時,為何老師們的思維卻被綁架了?


    「什麼年代了,還在單元教學」、「現在都走學習區了,誰還上主題」、「學習區不夠啦,要有區中區」、「不會上主題的人才上學習區啦」、「課程結合在地感覺被拘束了,難道不是在地課程就不行?」諸如此類的話語總會在不同場合聽到,怎麼就沒人跳出來勇敢說自己選的課程模式是最適合班上幼兒發展的?是鄉愿?是缺乏主見?還是獨尊儒術般的緊箍咒解不開?好像沒跟上潮流是罪不可赦一樣,跟上潮流者就是執行成功者。但課程傳遞的精神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觀點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適合自己園內執行的課程模式。


一、課程可以是霸權主義也可以是多元接納

    如果社會是瞬息萬變的,那幼教是不是也該多元接納各種課程模式,我們需要的不是課程霸權,而是課程的多元接納。每個課程模式都有其產生的時代背景、社會文化,當幼教人可以體會不同課程模式的情境脈絡與文化因素的理念,深度反思課程中的「精神與意義」,不只是執行「表面的改變」,回歸課綱強調幼兒全人發展的目標,符合以幼兒為本、提高學習興趣、自信心的精神下,在不同課程中規劃的學習活動以遊戲和探索為主,促進幼兒喜愛學習。主題也好、學習區亦然,當老師可以思考每個課程的優缺點,以及如何進行課程安排亦應著重照顧幼兒的多樣性,提供理想的共融學習環境。


二、課程可以是幼兒興趣與在地的共融

    在教學現場不管選擇哪個課程模式都沒有對錯,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思潮下,素養的內涵是動態的,要達成課綱強調著重幼兒發展及所處文化環境價值,端賴教師熟悉的課程模式經過理解運作並能夠和幼兒經驗的建構後,才能在教學中有布一樣的看見。老師不管是進行何種課程模式,都會從幼兒熟悉與感興趣的生活經驗出發,在過程中也會與幼兒一起探索生活圈,透過常態的戶外教學和實地探訪引導幼兒學習,決不會閉門造車的教導幼兒。學習區模式中的積木區可以帶領幼兒訪查後思考建築構圖與實作;主題課程則可以從幼兒的舊經驗出發,例如進行布的主題從不同面向探討,可以是帶入情感的連結使之產生共鳴,或者進行科學實驗找出布料上色的原因。這些都能讓教師和幼兒個人特質與興趣若能與當地文化交互作用。


課程模式不可盲目跟風,適性思考才是教師專業的展現

    課程模式是教師促發幼兒學習的方式,教師應該重新思考放任≠自由探索,直接教學≠引導,我們要培養的是幼兒面對未來的能力,而不是知識與技巧的累積。時代的輪軸不會停止轉動,在不同時代的脈絡下,課程模式的選擇不只是名詞的不同,而是各園在不同時期以獨特的教學方式去呈現有意義的教學內涵,這不是簡單的直線式轉換過程,但當這種有意義轉換過程產生時,就會成為各園課程在自己教育思潮上的重要轉向,也會產生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課程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