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PISA:將學生的全球素養/國際力納入評估(global competence

2022-02-18

全教會外事部 綜合編譯2020/11/02

世界已無界限 學生必須具備與他人合作共生的全球素養

學習合作共生,是這個世代的學生必備的能力

圖片來源:https://www.ei-ie.org/en/detail/16998/pisa-2018-volume-6-%e2%80%98are-students-ready-to-thrive-in-an-interconnected-world%e2%80%99

以15歲學生為調查對象,考量在地、全球與跨文化變項,評估學生對他人與多元文化的尊重、關係、與態度,同時加入對民主與公民參與(包括開放性態度、批判性思考等)變項。此外,網路的衝擊與影響,對於形塑學生思想、促發極端思維的關聯性亦是評估重點。PISA原本僅對學生的閱讀、算數與科學能力進行檢測,近年來漸漸納入其他領域的能力,例如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師的觀點等,接下來將加入創意思考能力。本項增加的評測共66國參加,其中過半均非OECD會員國。OECD會員國中的比利時、捷克、日本、荷蘭、挪威、瑞典、丹麥、美國、英國(蘇格蘭有參加)選擇不參加此項評測,認為這項OECD認為的「實驗性」評測信效度仍具爭議性。

學習尊重多元文化重視人權平等

82%學生表示尊重來自其他文化的同學,擁有平等的人權。對他人的尊重程度,所有國家均顯示女學生高過男學生。同時,幾乎所有國家擁有移民身分/背景的學生對其他文化同學的包容度,是高於該國原生的同儕。平均85%OECD國家的學生相信移民具有同等受教權,80%表示移民應同等享有其他人權,在政府長期成功推動移民政策的國家更為明顯。整體而言,學生對多元文化與價值的了解,受到是否曾與移民或其他文化團體的接觸、交流經驗且擁有充分資訊的影響。此外,學習其他語言(官方語言之外)的學生較能接納多元觀點。

多數學生都願意學習不同的文化或了解不同觀點

圖片來源:https://www.ei-ie.org/en/detail/16998/pisa-2018-volume-6-%e2%80%98are-students-ready-to-thrive-in-an-interconnected-world%e2%80%99


對全球性議題的覺知及行動

88%的學生熟悉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且就讀於教授此類議題的學校。此外,關切貧窮、飢餓、營養不良、公共衛生等議題的學生,擁有正向態度與行動力。因此,將全球性公共議題融入教學活動中,將有助於學生對跨文化的理解。不過,只有1/10的學生能夠分辨事實與意見的差異,顯示全球性議題雖因網路資訊爆炸、學生取得容易,有助於形塑多面向思考,卻也易使其陷入混淆、態度被動。社群媒體演算法將人們分類在同溫層中、包覆在虛擬的思想泡泡中,遠離不同觀點,且將社會推向兩極化。學校扮演關鍵角色,協助學生培養關心他人的同理心、明辨是非的能力、能感受他人對自己的要求、認知到個人的有限與團結行動的重要,在進入社會或職場上成為稱職的公民。

氣候變遷是學生最熟悉的全球性議題

圖片來源:https://www.iberdrola.com/environment/impacts-of-climate-change


教師是培育學生擁抱多元文化的關鍵角色

EI秘書長David Edwards表示,這份報告明確指出教育學生與他人合作共生、擁抱多元價值、成為具行動力公民的重要性。這是公開駁斥那些意圖散布恐懼、擁護國家主義的民粹主義人士;同時,這也高度肯定優質、自信的教師,是培育學生擁抱多元文化的關鍵角色。本次報告確認了教師的專業使命,提升知能、為公民社會盡己之力,會在未來更顯重要。

全球素養融入課堂培養未來的世界公民

整體而言,亞洲國家的學生評量結果成績偏高,不過若進一步了解評量結果報告書,或是觀賞OECD製作之報告影片,便會明白現在的「優秀」學生不是只會在試紙上填答拿分。而是懂得運用各種媒體,主動探索不同文化背景、多元觀點、甚至對立族群的想法,在家鄉社區中思考環境保護的必要,在生活時事中體驗民主的可貴價值。蒐集資訊、思考分析、交流討論,再漸漸形成自己的公民世界觀,並與他人一起採取行動去改善環境、去打造更好的未來,這才是全球素養的真義。台灣教師將全球素養融入課堂,包括公民課、地理課、歷史課等,運用專業課程設計,培養台灣學生成為盡責的世界公民,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向。

學生準備好了嗎?教師專業是關鍵

圖片來源:https://www.oecd.org/p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