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2023年EI世界大會:數位因應疫情,教師組織挑戰新高度
國際教育組織EI是全世界最大的單一產業別工會聯合組織,兩年多來全球疫情衝擊教育系統,EI運用更彈性的運作方式因應,使政策倡議的步伐穩定前進,成為疫情期間與會員溝通最頻繁密集的國際組織。
國際教育組織EI是全世界最大的單一產業別工會聯合組織,兩年多來全球疫情衝擊教育系統,EI運用更彈性的運作方式因應,使政策倡議的步伐穩定前進,成為疫情期間與會員溝通最頻繁密集的國際組織。
5月17日為「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 簡稱IDAHOT),推動尊重同志(同性戀、跨性別、雙性戀)的性傾向與性認同、擁抱多元性向,反對一切加諸於其上之歧視、惡意、偏見、攻擊、暴力與不公平待遇,落實性別平權的精神與價值。教師是性平教育的前線,更是使校園成為性別友善環境的重要角色。
「公共教育是基本人權」―優質公共教育、教育公共化、教育為公共財是教師組織共同的核心價值,全世界教育體系經過近三年的疫情衝擊,在各國產生不同的負面效應,整體SDG 4進程倒退20年,公共教育經費不但被以經濟復甦優先之名排擠縮減,教育私有化與商業化更搭著數位教育產業的興起而有大舉復燃之勢,威脅著下一代公正的教育權。例如許多政府利用教育復甦預算,引進跨國數位科技學習企業(Big EdTech firms),大量採購其「創新的」軟硬體設備、應用教材、跨國聘用低薪資格不符之教師,或者將特定課程外包給民間教育機構承接,藉此展現短期的復甦績效。
國際教育組織亞太區(以下簡稱EIAP)區域大會每四年舉辦一次,本次大會因疫情延後一年於柬埔寨速卡暹粒渡假會議中心(SOKHA Siem Reap Resort)舉行,邀請區域內36個會員國的教育組織、超過兩百位的代表、觀察員與專家學者與會,為交流亞太教育專業實務、各國政策議題之重要場合。本會為EIAP正式會員組織,多年積極參與各項跨國議題的推動,增進我國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國際能見度,本次大會由組織代表侯俊良理事長、亞太執委李雅菁副秘書長代表出席,由外事部進行國際協調並全程口譯。
John M Thompson Fellowship, JTF, NEA Program
2022年國際教學專業高峰會議(International Summit o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簡稱ISTP),今年5月11日到5月13日,於西班牙瓦倫西亞實體進行,來自14國政府教育部、教師工會與教育專業組織齊聚一堂,與三大主角-主辦單位EI、OECD、主持了12年的Anthony Mackay教授,共同討論主題「在疫情中邁進:政府與教師工會攜 手接住每個孩子」(leave no-one behind)。
舉凡學生的求學生涯通常是以學年度來劃分,選擇科系、計算學分、計畫未來就業都以此為基礎。然而今年學生可謂史無前例,因為疫情從「2020學年度」變成「COVID-19學年度」的學生。原本還在憂心下週的分組報告,下課前卻被通知「校園因疫情關閉,所有師生返家等待進一步通知」。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對教師、學生、甚至整個大學城周邊社區,都是艱鉅的挑戰。
第56次EI執委會因應疫情採視訊會議方式,於10月27日正式召開,並決議通過支持教師享有教授言論自由、討論自由、批判性思考等,有助於學生成為具行動力公民的課程。此次決議與10月16日法國教師山繆帕堤,為善盡教師專業職責,教授上述課程卻慘遭激進分子殺害有關。
圖片來源:https://www.ei-ie.org/en/detail/16998/pisa-2018-volume-6-%e2%80%98are-students-ready-to-thrive-in-an-interconnected-world%e2%80%99
法國郊區47歲的史地教師山繆帕堤(Samuel Paty)在學校附近遭恐怖攻擊殺害並斬首,再次激起法國社會在查理週刊恐怖事件後,對知識專業工作者(記者/教師)言論自由的重視與憂慮。